第185章寶貝我想你了2
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
可是,你不應該用這麼蹩腳甚至是腦殘的理由著我離婚。你沒有這個資格!

蘇冉的小臉憋得通紅,可見她剛才是多麼的動,換了一口氣之後,才繼續說"有本事,你現在去將尤家所有人都請過來,然後讓他們做一個見證。或者,尤家人喜歡孩子,你倒是可以再大家的見證下,到醫院去檢驗一下你是不是已經懷有尤睿的孩子。如果是,我會心甘情願地退出,如果不是,丁琴,我蘇冉發誓,這輩子我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你。"蘇冉的語氣,在最後竟然變得有些陰森,陰森到讓人心頭髮冷。

她的忍耐確實是有限的,因為丁琴的關係,徐慧讓她錯過了見到自己母親最後一面,這樣的怨,她無法嚥下去。

她不是聖人,也不願意去做聖人。

她相信自己的丈夫,她相信自己的眼光,所以,她不相信蘇冉懷了尤睿的孩子。

因此,在冷靜下來之後,她可以想明白,一切都是有人在設局。只要她離開了,簽了離婚協議書,離開了這個城市,帶著尤睿的票子離開了這個城市,那麼,她和尤睿之間就會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,情就會因此而破裂。

或者這樣一來,別有用心的人一定會趁虛而入。

可是,那些人忘記了,她蘇冉不是那麼容易受人擺佈的。她認定了的事情,就是認定了,沒有如山的鐵證擺在她的面前,她絕對相信自己的目光,相信自己的選擇。

丁琴被蘇冉這一番話怒了,伸手便要甩她一巴掌。

說時遲,那時快,蘇冉微微低了低頭,小手用力一甩,倒是打了丁琴一個響亮的巴掌。

霎時間,室內的人都呆住了,唯有蘇冉目光清靈。

徐清瞪大眼睛,不可置信地看著蘇冉,她竟然動手打人?

林媚先是一愣,繼而淡淡笑了,這才是她認識的蘇冉,對於自己認定的事情,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守候著。

這一巴掌,打得好!

林媚在心底為自己的姐妹歡呼。丁琴不可置信地捂著左臉頰,"你竟然動手打我?"蘇冉冷哼一聲,"是的,為了讓你清醒過來,我只能出手。你大可以回去告訴你丁家人,就說我蘇冉過分了,動手打人了。然後你們可以順勢著我離婚,這樣不是加快了我離婚的步伐嗎?"徐清的眉頭緊皺起來,她的心底是悶悶的,有些想不通,似乎真的有些地方不妥當了。

丁琴的心,咯噔一下,她忘記了一件事情——丁家。

她可以為所為,可是丁家不行。丁家將所有的責任都寄託在她的身上,她在這個時候竟然忘記了?

為了整走了蘇冉,她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,要是在最後一步上壞了所有的功夫,她心有不甘。

但是,如果這件事情傳了出去,丁家與油價這麼多年的關係將會破裂,受到傷害的將是爺爺,爸爸媽媽。

為什麼,為什麼每一次受到傷害的人總是她,總是她的家人?為什麼蘇冉就要這般輕鬆地享福了?

"蘇冉,我不會放過你的。"丁琴喊著,便上前去扯住了蘇冉的頭髮。

潑婦發飆!

蘇冉的頭髮被扯得有些痛了,不皺起眉頭來,小手也忍不住扯住了丁琴的頭髮。

林媚見狀,立即加入了大戰陣營。

而徐清,不知道是被嚇住了,還是故意不湊熱鬧,而是呆呆地看著眼前這一幕。

終於,糾纏在一起的兩人被分開來了。

丁琴氣憤地要再甩一巴掌過來,卻被林媚抓住了她的手,"丁琴,你夠了。"吼完一聲,林媚便甩開了丁琴的手,"你這算什麼?發瘋?別仗著你的家庭背景發瘋好不好?有本事你用正常一點的行為來應付這件事情。你憑什麼去管別人的婚姻?看不過別人幸福,所以想要親手毀掉別人的幸福,丁琴,你就能夠得到幸福了?這麼我從骯髒的念頭你到底是怎麼想到的?"蘇冉的頭髮有些凌亂,低下了頭,不說話。

突然間,覺有些累。

此刻,才覺到,原來婚姻是讓人覺到很累的事情。

因為剛才捱了蘇冉一巴掌,丁琴的臉頰一片通紅,看起來倒是有些恐怖,也可以看得出,出手的人,手勁究竟有多大。

可是,這一巴掌,本及不上當初徐慧給蘇冉的那一巴掌。

最後,蘇冉和林媚離開了徐清的住處,往家裡走去。

一路上,蘇冉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雙手,目光有些散漫地盯著前方。

林媚看了許久之後,才皺起眉頭,開口,"冉冉,要是覺得心裡難受的話,就哭出來吧,哭出來就會好了。"蘇冉搖搖頭,她心底有些苦,可是哭不出來,有些茫,卻無法突破光亮的口子。

其實,打了丁琴的那一巴掌,她也不大願意。可能是在看到丁琴動手的那一刻,她看到了捱打的自己,所以,她衝動地就甩了一巴掌過去。

如果那個時候,被徐慧打的時候,徐慧不是尤睿的母親,不是她的婆婆的話,或者她真的會還手的,真的。

捱打的滋味,其實真的不好受。

"媚媚,其實我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辦。"蘇冉輕輕一聲嘆息,聲音中漂浮的是無盡的無助,還有淡淡的憂傷。

林媚伸手,拉過了她的手,十指相,然後淡淡一笑,"還記得當初我們606所有人一起去逛街的那個晚上嗎?那時候你說過一句話,在若干年以後,只要我們還能見到對方,不管大家遇到了什麼事,只要我們依舊能夠十指相,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。"

【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】
【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】
【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】
【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】

大家在追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