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抱歉,昨天那一章居然發錯了,第262章才是263,本章是262章,抱歉。
隔閡和芥蒂是如此的深,像寒冰一般擋在宋皇帝和斯大林領袖之間,宋皇帝確實是帶着誠意而來,希望將蘇聯牽制在中國這一側,但斯大林所表現的那種傲慢和潛藏在心裏深處的敵視,以及在不想永遠遵守《中蘇停戰條約》的前提下,還想從中國繼續引入更多技術和設備的這種不切實際的要求,都讓宋皇帝到無奈。
兩個人這天談了很久,有國家治理經驗和政策的,也有對國際世界的討論,還有關於兩國深化貿易和加強技術合作的一些談判,結果卻很遺憾沒有達成太多的共識。
中國不是過去那個積弱的中國,蘇聯也不是剛建國時那個岌岌可危的蘇聯,雙方顯得都有了實力重新較量一番,因為中國的實力過於強大,還有納粹德國的威脅,斯大林不敢撕毀《中蘇停戰條約》。
只是通過這一番的接觸,雙方都意識到隔閡如寒冷的冰山一般難以真正的消融,蘇聯不放下因為被分割領土和遠離東亞的仇恨,中國就不可能真正的扶持蘇聯對抗歐洲和納粹德國,雙方的關係在長時間內似乎也就只能維持在現在的狀況——保持和平,以及並不明顯的對立而已。
現在走在世界反蘇陣線最前沿的國家就是美國和德國,美國在後面出錢出力,德國衝在最前陣線,利用這種反蘇政策武裝自己和擴大德國的利益,英國曾經和蘇聯建,最終又斷
,美國迄今還未和蘇聯建
,中國是唯一和蘇聯建
的大國,雖然美國多次干涉此事,希望中國停止和蘇聯的貿易及外
往來。但是中國本身就擁有dúli於英美的龐大實力,不受他們的限制。
有趣的是美蘇、蘇德的貿易倒是一直都在穩定的發展,特別是在大蕭條爆發之後,而中蘇因為是正式的建關係,也是唯一對蘇維持穩定建
政策的強國。雙邊貿易的規模一直維持在穩定發展的狀況中。但在這種貿易中,蘇聯是嚴重的逆差國,而蘇聯又同時依賴向歐洲出口石油和資源換取外匯,彌補對華貿易逆差。
很顯然。宋皇帝第一次同約瑟夫。斯大林的會晤並不友好,也沒有什麼結果可言,蘇聯原本計劃乘着宋皇帝親自來訪的特殊機會,向中國提出購買部分急需技術和設備的計劃,他們的想法很好。cāo作起來卻基本毀於兩位領袖的第一次會晤,但這不能都怪約瑟夫。斯大林。
雖然蘇聯同意了宋皇帝的突然訪問計劃,可對此的安排還是很緊急和突兀的,約瑟夫。斯大林也有點很詫異,不明白宋皇帝的真實用意。
蘇聯此時的國際政治環境並不好,很多人以為冷戰時期是蘇聯在國際世界最為緊張的時刻,其實並非如此,在二戰之前,蘇聯遭遇到的國際封鎖還更厲害。二戰之後,蘇聯好歹還和英美等國正式建,但在1933年大蕭條結束之前,蘇聯和主要強國都沒有建
,雙方相互不承認。並且是強烈的對峙和敵視,反蘇是整個國際世界的主
政策。
在兩位領袖並不成功和睦的第一次會晤結束後,中蘇的外官員們並沒有結束對話,依然還是要為後續的談判和會晤做努力。而蘇聯既有傲慢之處,也有特殊尊敬的很多安排。比如將宋彪的下榻地點安排在曾經是沙皇宮邸的大克里姆林宮,這還是從未有過的事情。
鑑於第一次會晤並不友好,約瑟夫。斯大林也比較擔心影響整個中蘇關係,如果中國也因此和蘇聯惡,蘇聯要承受的壓力就實在是太大,故而臨時決定晚上親自為宋皇帝和中國訪問團主持國宴歡
儀式。
在國宴結束後,宋彪回到寢宮和陸徵祥等人秘密商談,摸索對方的真實意圖,約瑟夫。斯大林也同樣在和加里寧等人商議此事。
好在宋彪此次在蘇聯的訪問週期有一週之久,雙方還有很多的迴旋餘地,次,宋彪在事先安排的行程中前往莫斯科兵工廠參觀,隨後又去蘇聯紅軍和蘇聯zhōngyāng軍事學院參觀。
帝國陸軍可以説是主要師從德俄,而蘇聯紅軍同樣也學中德,特別是對中國的軍事體系編制研究的較為深入,畢竟當年被中國陸空軍打的很慘。
和中國一樣,蘇聯的最高軍事學院也定名為zhōngyāng軍事學院,其前身就是沙俄的軍事參謀學院。
按照這個來龍去脈,宋彪也算是蘇聯zhōngyāng軍事學院畢業的代表人物。
於此同時,陸徵祥和加里寧再次會晤,作為更為温和的外官員,雙方的
談則更為現實,蘇聯正式提出希望從中國購買高純燃油除蠟除硫工藝設備,以及煤化氨、電解鋁設備和部分重型機牀、龍門機牀和電氣鐵路技術等等,要求很多,也願意出高價購買。
陸徵祥很忐忑的將這份會談紀要呈報給宋彪,宋彪卻很顯得非常有誠意的全部予以批准,只是在價格和易數量上要求通商部繼續抬高價碼。
宋彪當然有誠意,如果迫蘇德結盟,蘇聯還是可以從德國獲取這些技術,甚至只要蘇聯願意開出足夠的價格,也能從美英法等國獲取這些技術和設備,哪怕某些領域不如中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