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神一樣的隊友 第2页
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
調列車的意義不大。並不能阻止東北新軍的前進,因為東北新軍從關內調的列車更多,在開平縣也控制了一定的列車,何況東北新軍擁有充足的人力和馬力,並不完全依賴於鐵路。

北洋軍六鎮回撤京師是有必要的,第五鎮駐紮在濟南,那是本來不及了,第二鎮在保定,第四鎮和第三鎮的殘部都在天津,現在能否調回京師就是拼時間。

北洋軍的主要缺點就是輜重部隊數量跟不上。它是模仿德軍師團,同時又縮減輜重部隊的新軍,在蔭昌率領北洋軍南下鎮壓革命軍的那段歷史中,輜重和運輸能力的匱乏是導致北洋軍大規模混亂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但是,北洋軍各鎮都駐紮在有鐵路的地段。他們可以通過鐵路快速機動,這就要看他們是否願意快速返回京師,如果他們願意放棄輜重,跳上鐵路就跑,那當然是能搶在東北新軍之前回到京師。反過來,假如他們還是將彈藥、火炮都搬運到鐵路上。那就很可能在半道被東北新軍攔截。

雙方都在拼速度。

至少良弼在和宋彪拼速度,恍然驚醒的他和載灃都忽然間明白,他們所謂的退讓和拉攏,以及他們開出的那些看起來應該是很貴重的條件本無法説服宋彪。

京師裏早已是一團混亂不堪。

不可能擋住東北軍的那種呼喊聲此起彼伏,醇親王載灃這兩天都沒有回家,他一直住在軍機處裏,整個人就像是忽然之間蒼老了幾十歲之久,甚至有種神恍惚之

衙門來來往往的官員如此之多,每個人都想要找他説什麼,可他似乎是一句話都想不起來,一句話也聽不進去,他找良弼找了過來,兩個人守在花廳裏商量對策。

良弼找了一張軍事地圖,顯得很慌亂的指指點點的説了一大堆事,可載灃本沒有聽明白幾句,他已經思緒凌亂,直到前天,他還在擔心南方的起義軍打下武昌,順着京漢鐵路一路打到京師。

他將希望寄託在東北軍,不惜分封宋彪為王,想要借東北軍鎮壓反叛,可沒有想到封王的消息還沒有送到東三省總督府,東北軍也反叛朝廷了。

都該殺,都該殺,都要千刀萬剮,凌遲處死。

他咬牙發狠,他恨死了這幫不知道忠君之道的無恥之徒,他早就知道這些漢人全部都是不知廉恥的下賤畜生,他對這幫漢人早已仁至義盡,留夠了活路,這幫人還敢造反。

都要凌遲處死,株連九族。

他們難道就不知道造反都是要株連九族的嗎?

載灃腦海脹熱,本沒有聽進去良弼剛才的那番勸説,他只是看着地圖,看着良弼標註出來的東北軍隊,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。

良弼看着慌亂無措的載灃,説了半天才發現載灃本沒有聽進去,只能是再問道:“王爺,您到底打算怎麼辦啊?”載灃盲目的問道:“到底怎麼辦?”良弼急不可待,道:“都到這個份上了啊,王爺,還是趕緊帶着皇上跑吧,南方的各路新軍是肯定指望不上了,東北軍一造反,咱們手裏就只剩下北洋軍了,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兩條路,一條是往張家口跑,繞道去西安,另一條路是從京漢鐵路南下到石家莊,轉乘山西鐵路去太原。”載灃頓然失措,卻又無比憤怒。喝問道:“難道就這兩個辦法了嗎?”良弼只能跪伏在地,哀求道:“王爺,奴才無能,事已至此,唯有先保全皇上和王爺,朝廷才能有後起之機,若是留守京師。東北軍一路入關,頂多月餘即將城破人亡啊。我們這些奴才死了不要緊,皇上和王爺不能死啊。要是皇上和王爺死了,咱大清國和咱滿人的江山就真的沒了呀!”載灃一陣無語,心中悲情萬分。只覺得自己哭無淚,十幾天前,他還是萬人之上的攝政王,統領全**政要務,如今卻只能西逃。

他努力的想了想,忽然間是越想越悲涼,道:“如今之事,跑到哪裏能有退路啊?”良弼道:“向西去xinjiāng,或是入藏,向北則去外蒙。此都是可去之處,只要保全皇室,後必能有東山在起之時,想我朝基業雄厚,以仁德治國。百姓和各路新軍不過是一時受騙,他必將後悔,而我朝則可再回中原,入主九鼎。”載灃説不清楚良弼這番話到底有幾分可信,他只覺得漢人都是畜生,一個都不值得信。自大清開國以來,歷代皇didū是賢明之君,漢人卻不懂得他們滿人皇帝的好,偏偏要反他們。

他也不覺得逃入外蒙就還有機會回來。

可是,不逃又能有什麼辦法呢?

上一页 下一页
【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】
【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】
【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】
【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】

大家在追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