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他要用工事换时间,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胜利,保住最后更多的战士能活下去,这对于任何一名战地指挥官而言都是极其残忍的决策,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战士们牺牲在前线,而他手里却必须保存着足够的弹药应付后面的战斗。
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摧残和折磨,以至于任何的其他人都难以理解他所承受的自责和坚强。
儿玉源太郎在西侧遇到的情况和野津贯道一样,双方一直打到了6月15,野津贯道才换了一个方法,在斜线阵地上转攻为守,集中兵力强攻夹河桥,夹河桥这个时候已经被炸掉了,野津贯道只能利用原有的桥墩重新搭浮桥的方式冲过去,派了一个师团去强攻望水台。
宋彪打到这个份上也没有多少兵力,他在望水台派驻的部队就是胡大林的一个预备步兵团,望水台在15下午失守,甚至连胡大林也战死后,晚上,他只能亲自指挥两个主力步兵团将阵地夺了回来,同时在晚上将浮桥炸掉。
此后双方就在这里来回拉锯战,野津贯道总体上是吃亏的,因为他的炮兵不如宋彪的炮兵旅凶悍,搭了几次浮桥都无法强冲过去。
直到6月18,儿玉源太郎才指挥大迫尚
中将的第7师团夺取了柳木岭阵地,争取了足够时间的宋彪没有
费兵力去争夺该阵地,因为已经没有必要,大部分的工事、封锁线、碉堡都被打光了,夺取回来也防守不住。
这种大规模的高质量、高水平的会战归结底还是在拼时间和人数。
宋彪从抚顺出来之时有4。4万人的兵力规模,击毙川村景明大将的三道岭突袭战没有损失多少人,击毙大山岩元帅的辽突袭战倒是损伤不小,前后折损了三千七百余人。
此后将工兵团、运输团都拆开重组了十个步兵团、一个炮兵旅、一个骑兵旅。即便如此也就是不足4万人的兵力规模。
辽会战打到6月19
,宋彪手里已经只剩下2。4万人,这还是将两个民兵大队当作新兵填补到各个步兵团的结果。还好他将运输、后勤、工兵等工作都拆给了新增募的运输大队、后勤大队,否则将更为惨淡。
军是三个主力步兵师团、三个后备步兵旅团、一个炮兵旅团、两个炮兵联队、一个骑兵旅团,外加多支总兵站步兵大队,10。4万人的大部队冲过来。原本目标是要在三天内夺回辽
,全军随之后撤到辽
防线,稳固现在的战略成果。
结果这10。4万人打了整整十天时间还没有夺回辽,折损了6。5万人,表面上。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
军,夺取辽
只是时间上的问题,可在整个东北战场上,由于
军大规模
调主力反攻辽
,俄军五个集团军顺势大规模
上来,除了希木乃典的第三军和黑木为帧的第一军外,其余各军的阵地基本丢失,被迫收缩。
儿玉源太郎作为最高参谋长。他选择的备用方案是全军向着辽地区收缩。第五军和第二军负责在灯塔镇防线进行断后,使得大部分
军都能撤离战场。
如果野津贯道和儿玉源太郎还有足够的时间,他们可以慢慢靠人数优势耗死宋彪,但在这个时候,他们已经没有时间,只能继续调第10师团和两个炮兵联队加速强攻辽
。
由于兵力严重不足。阵地过于漫长,宋彪放弃了望水台和望宝台阵地。据守县城周边的最后防线,同时试图依靠鲁山、首山、龙鼎山这一系列的坚固防线上和军顽抗到底。
当宋彪将防线缩。他的机
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虽然迫击炮弹全部打光,野炮、加农炮和28厘的榴弹炮照样威猛无比,反过来轰打
军在柳木岭的阵地。
此时的宋彪已经将指挥部放回到县城里的千佛寺,围绕县城密集的和对手抗衡,还好炮弹的数量充足,足够他的炮兵不断制对手,以至于
军缺乏强攻城墙的机会。
也许宋彪还不能算是极其高明的前线总指挥官,但他在这场战争里至少做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,没有给对手抓到太多的失误,仅有的两次失误也没有造成溃败。
坚守,再坚守。
1905年6月22的傍晚,宋彪在指挥部里进行最后的物资清点,所有参谋官都在忙碌的计算着,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工作要做。